作為第一枚為慶祝建國50周年而發行的紀念鈔,本應該是萬眾矚目的對象,收藏價值搞到讓人望其項背的,但現實卻往往讓人失望。
1999年,建國50周年紀念鈔發行,面額50元,發行量6000萬張。很多收藏新手都會質疑,這個發行量不高,面額不大的紀念鈔為何會如此?縱看各種龍頭紀念幣無一不是升值百倍,甚至千倍,但16年過去了,這張紀念鈔升值不足6倍,這究竟是為何呢?
發行量首先就是個問題,記得奧運鈔發行時也是鮮有人問津,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,但發行一個月后價格很快就漲到了1000多元,相對10元的面值,升值達100多倍,8年后的今天奧運鈔早已價值4000元,升值400倍有余,這又是為什么?這就是600萬和6000萬發行量的區別,奧運鈔只有區區600萬發行量,完全不能滿足收藏愛好者的需求,而建國鈔呢?國內大約2000萬的收藏愛好者,幾乎可以平均到人手3張,這么想也就不足為奇了吧。
再說面值,2008年的10元面值和1999年的50元面值差距大嗎?非常大,99年的50元幾乎相當于2008年的200元了,甚至更多,由此可想,在99年,50元的面值已經頗高了。在收藏領域,面值越小越受收藏者青睞,畢竟收藏成本更小。
綜合以上幾點,也就不難得知為何建國鈔會如此了吧,但長遠來看,未來的紀念鈔發行量會更大,如現在的航天鈔,所以建國鈔未來還是有機會翻身的,只是需要些時間而已。